潮头鱼做法?
1、鱼切成两半,洗净。加入油与盐,上锅蒸熟(时间视鱼的厚度自己把握,水开后10分钟左右)。出锅后铺上芹菜,待用。
2、干锅放油,酱油,蒜蓉,姜丝,辣椒,以及蒸鱼汤汁。此步骤不用加盐。大火烧开后,淋到鱼上面
材料:
潮鱼1条 、八角2个 、姜20克 、大葱白20克、桂皮5克 、 蒜2瓣、小葱1根、 镇江醋20ml 、料酒20 ml 、 生抽20ml、 糖半勺 、盐适量、 料酒20ml 、胡椒粉1茶匙 、花椒粉1茶匙
做法:
2、取平底锅,在锅底用姜片擦一遍(防止煎鱼的时候粘锅),加入适量的油,放入腌制好的鱼,煎至鱼两面金***,取出备用
潮鱼是什么鱼?
潮鱼其实分两种,一种是海边渔民的叫法,由于沿海鱼类丰富,各地叫法各异,潮鱼没有特定鱼种,泛指随潮涨而来,潮落而去的鱼,比如:鲻鱼、浪条等。另一种是淡水鱼叫法,在中原等地,潮鱼是指鲫鱼,比如皖北、豫南,还有江淮地区等,均把鲫鱼叫潮鱼,属于方言叫法。
属于河口性洄游鱼类,平时栖息于浅海,每年春季,大量鱼类从海中洄游至江河口半咸淡水区域产卵,。一般是4月下旬(谷雨前后)亲鱼开始由海中来到江河口,但数量不多;5月上旬(立夏)至7月上旬(小署)则大批到来,在咸淡水域产卵陆续回到海中生活。
凤鲚在洄游到江河口产卵期间很少摄食。其食物为桡足类、糠虾、端足类、牡蛎和鱼卵。
潮鱼是硬头海鲇。
硬头海鲇(学名:Arius leiotetocephalus)为海鲇科海鲇属的鱼类,俗名赤鱼、潮鱼。在中国,分布于南海等海域,属于暖水性深海底层鱼类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巴达维亚。
硬头海鲇,体延长,后部侧扁。头较大,顶部具颗粒状棘,上枕骨棘较大,呈卵圆形,中央有隆起嵴。眼较大。前后鼻孔相距很近。口大,下位。上颌突出于下颌。上、下颌齿呈绒毛状,形成齿带。腭骨齿呈颗粒状,左右侧各2群;前群小,近圆形;后群略呈长圆锥形,后端较尖。须3对。鳃孔大。鳃膜与鳃峡相连。背鳍具1根骨质硬刺,前缘锯齿极弱;后缘锯齿发达。脂鳍小。尾鳍深分叉,上叶长于下叶。生活时体背青黑褐色,体侧色浅,腹部浅灰***。
潮鱼长的什么样?
潮鱼是一种体型较小,通常只有10-15厘米长的淡水鱼类。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,头部稍微扁平,眼睛大而圆。潮鱼的身体覆盖着光滑的鳞片,呈现出银灰色的外观,有时会呈现出微微带有蓝色或绿色的光泽。在身体的侧面,潮鱼还有一条明显的黑色横纹,这是它们的特征之一。此外,潮鱼的背鳍和臀鳍都很长,尾鳍也很宽大,这些特征使它们在水中游动更加轻盈和灵活。
背鳍Ⅰ-6—7;臀鳍i-12—14;胸鳍Ⅰ-10—12;腹鳍i-5;尾鳍19—20。鳃耙12—13;体长273—524mm:为体高4.4—5.1倍,为头长3.3—3.9倍。头长为吻长2.4—3倍,为眼径6.1—7.1倍。体延长,后部侧扁。头较大,顶部具颗粒状棘,上枕骨棘较大,呈卵圆形,中央有隆起嵴。眼较大。前后鼻孔相距很近。口大,下位。上颌突出于下颌。上、下颌齿呈绒毛状,形成齿带。腭骨齿呈颗粒状,左右侧各2群;前群小,近圆形;后群略呈长圆锥形,后端较尖。须3对。鳃孔大。鳃膜与鳃峡相连。背鳍具1根骨质硬刺,前缘锯齿极弱;后缘锯齿发达。脂鳍小。尾鳍深分叉,上叶长于下叶。生活时体背青黑褐色,体侧色浅,腹部浅灰***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