螃蟹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是什么?
螃蟹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是什么?
螃蟹营养丰富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氨基酸、钙、铁、锌、钾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B、维生素E等。中医认为,螃蟹性寒、味咸,归肝、胃经,有清热解毒、补骨填髓、养筋接骨、活血祛痰、利湿退黄的功效,对于***治疗瘀血损伤、黄疸、腰腿酸痛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。
螃蟹虽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食疗功效,但是吃螃蟹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1.吃螃蟹要选足够新鲜的,并且在蒸熟煮透后食用。
2.螃蟹性寒,不宜食用过多,以免出现腹痛、腹泻的情况,有脾胃虚寒,腹痛便溏的患者应慎食螃蟹。
3.螃蟹属于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,痛风患者应限制饮食,一般不建议急性痛风患者吃螃蟹。稳定期的痛风患者可以少量、间断食用。
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 副主任医师 易文明审核
点这里,查看医生回答详情
中国文化中,螃蟹为什么叫螃蟹?与大禹治水和古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什么关系吗?
人为什么叫人??猪又为什么叫猪??
万物名字定义都是人类赋予的不是嘛??
至于个大禹治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没有关系,这估计要追溯历史,以求实证,估计如大海捞针,沧海一粟。
在中国,饮食是有南北差异的。南方早在河姆渡时期就有了种植水稻的历史,主食一般为大米。北方的农作物则呈现出多样性,稷(小米)、黍(黄米)、麦等农作物都有着广泛的耕种面积。如果要基于此而推断出“南方吃米,北方吃面”的饮食传统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在汉朝以前的中国,南方大多吃大米饭,而北方则吃小米饭或者麦饭。那个时代的人们甚至不知道小麦可以碾成面粉而做成各类面点。因此才上演了晋景公为吃麦饭而殒命茅厕的悲惨遭遇。
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***。相传,中国人的先祖伏羲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,***野麻搓成绳子,用绳子织成渔网,开始教人们***捉鸟。于是有了《史记·三皇本纪》中的“结网罟以教佃渔”一说。汉武帝时期,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,这又为中国人的菜肴里增添了一味难得的食材。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,以小麦和大豆作为原料,可做成的菜肴分别为80例和81例。中国人吃螃蟹的历史也是相当早的。相传,大禹治水时,有一年发生了蟹灾,一个叫巴解的监工,使用开水烫蟹,没想到烫死的螃蟹竟然发出了诱人的美味,于是巴解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螃蟹的美味迷倒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,甚至如唐代大诗人孟浩然,在明知道自己背上发疽,食蟹会引发中毒的情况下,依然坚持与好友王昌龄品蟹对饮,最终导致毒发身亡的下场。可见为美食而死,已经成为那个时代里“吃货”们的一种性情写照。
古人给螃蟹起了四个名字,“以其横行,则曰螃蟹;以其行声,则曰郭壳;以其外骨,则曰介士;以其内空,则曰无肠。”吃货不可怕,就怕吃货有文化。它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只螃蟹,而你们却叫它无肠公子、横行介士、菊下郎君。“无肠公子”蟹的这个别号,最早大概见于晋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称无肠公子者,蟹也。”唐冯贽《云仙杂记》亦云:“蟹曰无肠公子。”可见晋唐时代都有此称,唐代唐彦谦有《蟹》诗,曰:“无肠公子固称美,弗使当道禁横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