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鱼有几种说法?
黑鱼在我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,鲁西豫东地区通常称之为火头鱼,也有的地方称为斑鱼、乌鱼或蛇鱼,其学名称为乌鳢,属鳢科鳢属,在我国小水域的生态系统中,属于顶级掠食者,最喜欢潜藏在隐蔽处对鱼虾青蛙等实施偷袭,但是也会捕食来到水上或者水边的蛇、老鼠、小鸟等,足见这种鱼的凶猛程度。
黑鱼可以经常吃吗?
可以,黑鱼,鳢科鳢属动物,是中国一种常见的食用鱼。黑鱼体长而圆,头尾相等,鳞细色黑,有斑点花纹,有舌、齿及肚,背腹有刺连续至尾部,尾部没有分叉,身体前部呈圆筒形,后部侧扁,生性凶猛,食量较大。其栖息于水草丛生或淤泥底质的水域中,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朝鲜的南、北地区。
黑鱼为什么在民间又被称为“孝鱼”?
黑鱼,在中国民间有“孝鱼、慈鱼”的称呼。慈鱼指黑鱼父母有护幼的本能,自产卵不吃不喝直到孵化,孵化后仍然跟随保护幼鱼。孝鱼是黑鱼父母遭遇危险,幼鱼仍然不离不弃。曾经有人钓到成年黑鱼,拖拽过程中,幼鱼没有被惊走,仍然在父母身边,好像在保护父母一般。心软的钓鱼人一般钓到黑鱼后,会取下鱼钩,放掉黑鱼。
黑鱼原产于中国南部和东部,黑鱼是一种能呼吸空气的动物,它能在离开水的情况下存活长达四天,通常从它能从原始水域中逃脱,分散到新的区域,并在新的水体中相对快速地繁殖。
黑鱼是一种贪婪的食肉鱼类,捕食各种水生动物。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,但一旦长到4厘米长,它们就会尺更大的食物,如甲壳类动物和昆虫。一般来说,13-15厘米长的幼鱼主要以鱼为食,占其食物摄入量的64-70%。一旦成年黑鱼的体型达到30厘米或更大,它的食物几乎完全是以鱼为食的,也捕食青蛙、甲壳类动物,甚至小型爬行动物、鸟类和哺乳动物,偶尔摄入植物和浮游植物。
黑鱼几乎能吃掉其自身体长三分之一的猎物,较大的猎物通常包括泥鳅、鲷鱼、鲤鱼和鲈鱼。也包括小龙虾、蜻蜓幼虫、甲虫和青蛙( 黑鱼大多数觅食活动发生在早上和傍晚,黑鱼在池塘或溪流的岸边的水草中等待猎物。摄食活动与水温高度相关,摄食次数在20-27℃之间最多。当温度降至12-18℃时,摄食次数下降,如果水温降至10℃以下,摄食停止。
黑鱼在2至3岁时达到性成熟(总长度为30至35厘米)。雌鱼能够每年产卵一至五次,每次产卵量在1300-15000枚(平均7300枚)之间。黑鱼通常在水下植被覆盖的低浊度地区产卵,发生在5月至7月之间。在产卵季节,性成熟的黑鱼非常活跃,可能会在水面上跳跃。
雄性黑鱼大多用浅水生植物建造圆形巢穴,直径近1米,深度60-80厘米。公鱼和母鱼都会清除巢穴上方的植被。产卵发生在风平浪静的日子,通常在日出之前。黑鱼父母保护鱼卵和幼鱼,直到幼鱼四周长约4-5厘米。
黑鱼在民间被称为“孝鱼”,与它的习性有关,一般母鱼在产卵以后,身体各方面就会变得很虚弱,特别是眼睛,几乎处于失眼的状态,看不清池塘里面的食物,几乎没办法进食。一些比较小的鱼仔,为了挽救自己的母鱼,就会游到它的嘴里,让母鱼吃掉自己,以报答养育之恩。在民间地区,黑鱼也就被称为了“孝鱼”。
黑鱼是乌鳢鱼的俗称,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多的一种鱼,还有的叫生鱼、财鱼等,它的性情很凶猛,属于肉食性的鱼类,在养殖的时候,就不能与其它的鱼类一起养殖。它的头部是圆筒形,身体的部位比较长,口也比较大,嘴里面长满了细细的牙齿。背部的颜色是深绿色,腹部的颜色就要浅一些。
黑鱼的分布比较广泛,我国的西部山区没有以外,其它地区的水域都可以生长,特别是长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有大量分布。它是一种淡水鱼类,通常生活在水草或淤泥之中,江河、湖泊、池塘、水田里都有它们的身影,适应能力比较强。在水里面,它们一般捕食一些小鱼小虾及幼虫类为食物,到了夏天的时候,摄食量也就会增加,生长速度也会加快。
其实,说起黑鱼幼仔为了报恩,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,因为黑鱼算不上高级动物,当然也不会产生这个意识,只是一种碰巧的现象而已。有研究人员发现,当母鱼产卵以后,眼睛还不至于会失明,但确实是有鱼仔往母鱼嘴里钻。这是一种自然的进化现象,完全是母鱼为了保护仔鱼不受伤害,产生的一种本能行为。当有危险产生的时候,母鱼就会张开嘴巴,小鱼就会藏在嘴里,等过一段时间,没有危险之后,再把小鱼放出来。其实,这是鱼类的一种本能,就是起到保护的作用,人们看到以后,就误认为是行孝的一种行为,这种说法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。
黑鱼不同于其它的鱼,它的肉比较鲜嫩,而且没有多少刺,个头也长得很大,鱼肉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,甚至比鸡肉、猪肉含的蛋白质还要多。像住院的病人,做了手术之后,一般就会选择食用黑鱼来补身体,能起到很好的效果。还有一些老人,身体素质比较差,家里的孩子也会买一些黑鱼回来给老人吃。
黑鱼的肉质不仅有蛋白质,还有18种氨基酸和矿物质,特别适合身体虚弱的老人食用。在农村地区,也流行晚辈给长辈送黑鱼,因此有的人也将黑鱼称为孝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