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头的名菜有哪些?
如下:
1. 烧罗汉珠
出自包头市的***饭店义和楼。义和楼名师武凤鸣、刘宝来用牛羊下水烹制的烧羊脑、烧脊髓、烧肚片、油爆肚等很受顾客欢迎。而武凤鸣的徒弟王广顺烹制的烧罗汉珠最为有名。烧罗汉珠是用鸡胸脯肉捣成肉泥,加鸡蛋清粉团搅拌喂好,下开水锅汆成丸子,捞出后入油锅炒,再加入玉兰片、口蘑片、油菜片、胡萝卜片炒制。菜品特色是色泽鲜亮,富有营养,鲜嫩可口。
2. 全素席
全素席是包头传统名菜,全素席的名师是妙法寺住持隆妙(原名廉聚祥)。全素席是以豆制品和新鲜蔬菜为主料,辅以冬笋、蘑菇、木耳、黄花等,烹制出色、香、味、形可比荤菜的素菜,并有自制的素酒(用黄米粥、补脾强肾的药汁、冰糖、红枣、元肉、葡萄汁,发酵而成)。比较有特色的素菜有炒南北(蘑菇炒玉兰片)、尉迟防白袍(木耳炒绿豆芽)等。包头名师黄永澄、郝呈祥最拿手的素材是用面筋做的“烧鸭”、“卤鸡”,口感、味道可以***乱真。
3. 固阳莜面
固阳特产,即莜麦面,学名燕麦面,是固阳三件宝之一。莜麦又称裸燕麦,是原产于中国的燕麦品种,其含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。在内蒙古以固阳产的莜麦为最好,素有“固阳莜麦甲天下”的美称。用固阳莜麦面制成的面食,口感劲道,味道鲜香,营养丰富。
4. 纸包羊肉
聚德成将粤菜“纸包鸡”制作方法改进烹制成了纸包羊肉。选纸要质地柔韧,耐油禁,炸时不易脆烂。在制汁、包制、炸制上都有独到之处,吃时将纸包打开,香气四溢。1943年10月,包头解放,贺龙司令来包头慰问指战员,包头卫戍区司令员赵冠英在聚德成请贺龙司令品尝纸包羊肉。贺龙吃过赞不绝口,称“纸包羊肉味道鲜美,我们真是开了眼界,饱了口福”。
5. 驼掌
冬至是什么意思?
冬至,与夏至相对,是中国一年当中“白天最短,黑夜最长”的一天。
冬至过后即将进“九”,在《九九歌》中写道:一九二九,不出手;三九四九,冰上走;五九六九,沿河看柳;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;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不管冬至吃什么,将迎来的都是寒冷的冬天,冬天养生,记住“四字诀”!
冬至养生,重点避寒邪,多穿衣,尤其是脚部。俗话说,“寒从脚气”,双脚离心脏最远,血液循环较差,脂肪少保温性差,所以要重点保暖脚部。
中医认为,人很多重要经脉会聚起始于脚部,脚部受寒会影响全身健康,还会使抵抗力下降。
冬至养生,避免吃太过辛辣***食物,因为吃辛辣会生阳动火,导致内热积聚,郁热上冲。
而冬天天冷,很多人喜食火锅,而过食羊肉肥甘厚味的食物,易导致饮食不化,聚湿生痰生热。
冬至节,又名冬节、交冬、亚岁、贺冬节、小年。时间在农历十一月间,公历12月22日前后。冬至日,北半球白天最短,夜间最长。古人认为这时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。古代冬至日的习俗包括馈送、祭祀祖先、守冬、贺冬、献履、团冬、占验等等。在冬至之日,北方人以饺子作为主要食品,而在成都则主要是喝羊肉汤、吃羊肉,明天就是冬至节了,你准备好节日食品了吗。
冬至节日饮食有鲜明的冬令特点。宋代流行“冬(至)馄饨,年(节)馎饦”的谚语,特别是《武林旧事》说:“贵家求奇,一器凡十余色,谓之‘百味馄饨’”,吃馄饨直到明清时代仍是冬至节民间食俗。馄饨形如鸡卵,颇似阴阳未分时的一团浑沌,在阳气始生的冬至日,人们食用馄饨,以模拟的巫术形式破除阴阳包裹的混沌状态,以支助阳气生长。一些地区在冬至节还喜欢吃牛肉、羊肉,认为是冬补食品。民国《江津县志》就记有冬至日“邑俗多市牛羊肉煮而食之,谓可以壮体温。”福建有冬至吃糯米丸之俗,江南地区有食冬至团之俗,清代顾禄在《清嘉录·卷十一》中描写吴地冬至团:“比户磨粉为团,以糖、肉、菜、果、豇豆沙、萝卜丝等为馅,为祀先祭灶之品,并以馈贻,名曰‘冬至团’。”从冬至节开始,我国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,此时腌制鸡鸭鱼肉,不仅不易变质,而且可产生腌腊风味。所腌鱼肉,可供春节及开春数月之用。清光绪《增修灌县志》讲冬至日,“乡村于是日多宰割猪只和盐置诸瓮内,十余日取出熏干,谓之‘腊肉’,以为来年宴客、饷农之费。”这种肉历久不腐,民间又称之为“冬至肉”。
古人对冬至极为重视,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。宋代孟元老在《东京梦华录》卷十载:“京师最重冬至节,虽至贫者,一年之间积累***借,至此日更易新衣,备办饮食,享祀先祖,官放关扑,庆贺往来,一如年节。”直到今天,冬至食俗仍影响着人们的饮食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