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农村人对火化有所排斥?
农村人对火化排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:
1、传统思想作祟。农村人总认为“死者为大”,死了要“入土为安”,人死后灵魂还在,肉身入土,魂魄有个归宿,好投胎转世再有来生。而火化之后,化为灰烬,魂魄无处安放,便无法回生转世。
2、现实问题考量。农村人死后,后人们一起办场丧事,再选个风水宝地入土,不花多少钱还会收很多礼金,把哀事办成了喜事。而火化就需要进火葬场,基本一个县就只有一个火葬场,火葬场大都由私人承包,在那里面火化,亲人们都成了待宰的羔羊,墓地、火化、各种丧葬贡品那是一大笔开销,亲人们是哀上加哀。
你好,我是豫农小方,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。
为什么有些地方农村人对火化有排斥?
1,传统思想的影响。
在农村,人们都一样自己死后能保留完整的身体,能够入土为安。如果有人不顾村里人的看法,坚持把自己亲人火化,那么他一定是村里人眼中的‘不孝子’,因此现在还有很多的农村一直在用土葬这样的习俗。
2,农村的自然条件更适合土葬。
相对于很多的农村地区都是地广人稀,农村的土地、荒山、山坡等地方都可以葬人。相对于城市来说,地方更加充足,有条件适合土葬。
3,火化的成本太高。
有的地方的农村也实施过火化,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。火化需要很多的费用比如火化费、停尸费、运输费等等,这加起来也是不小的开支。土葬相对来说要少很多,不管是金钱还是提供劳动,左邻右里都会帮得上忙,从而也能减少不小的负担。
总之,农村人一时半会是难以接受火化的。但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土葬已经很少了,只有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还保留着土葬的习俗。
我是豫农小方,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。
你的问题问的非常好,有很多地区的农村确实排斥火化。我国东南地区农村排斥的少,西北地区农村排斥的多,特别是偏远落后的农村,是非常排斥的。
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排斥心理呢?
1.遵礼成服
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,商代开始讲究厚葬,几千年来基本上依照《周礼》行葬,也是懦士和儒家推崇的礼、乐仪式。
民间比较常见的土葬礼仪是:停尸仪式 ;报丧仪式 ;招魂、送魂仪式 ;做‘七’仪式 ;吊唁仪式; 入殓仪式 ;丧服仪式 ;出丧择日仪式; 哭丧仪式 ;下葬仪式 等。
2.入土为安
《周礼》规定“众生必死,死必归土”,厚葬才是孝道。
千年来土葬已经在中国百姓心中根深蒂固,老百姓认为只有入土为安,才是正宗的、标准的、遵礼的做法,否则是不孝失礼。
3.落根归土
古代的中国是农业社会文明,认为人类来源于土地,就要回归到土地里去。
原本土葬的流程:死亡——装棺材——办丧事——下葬。地点是家里——墓地。
现在火葬的流程:死亡——装冰棺——办丧事——送殡仪馆——火化——装骨灰盒——装棺材(部分地区禁止)——下葬。地点是家里——殡仪馆——墓地。
很多事情在没有足够的管理力量保障的时候,都会异化,说白了就成了牟利(钱或者政绩)的工具。
这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节约耕地,坟地变耕地,所以不能留坟头、不能土葬。
火化也是配套措施,实际上如果火化再留坟,那目的何在?纯粹是给火葬场送一波钱么~
不仅不留坟头,而且还要把原来的坟头平掉,这事最出名的就是周口平坟***了,这件事当时轰动全国上下,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。
恕我直言,在农村很多地方并没有起到节约土地的作用。
如果全国所有人统一,火化之后骨灰不能再埋葬,只能供在家里,或者洒进海里,或者以树代碑,不准任何人搞特殊化,这样火化才能起到节约土地的作用,也才是真正的移风易俗。
可事实上,目前很多地方打着节约土地的名义要求火化,可火化完了百姓照样回去修坟,和以前不火化一样占地,哪里节约了土地?又哪里移风易俗了?
无非是强制你拉着尸体,去被殡仪馆再割一回肉罢了。
对火化有排斥,这来源于中国最古老丧葬习俗。认为有的时候会进入另一个世界。身体不火化还能得到了重生。尸体不全不能得到重生路。其实人死如灯灭,一把火了前缘这是最明显的道理。生不带来死不带去。留下一副皮囊在人间没有必要。可以提倡火化,然后是古田海或者是花葬树葬。景观让千万不要站棺,穷乐不可富葬,火化天经地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