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糍粑的由来?
相传春秋战国时期,楚国的臣子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,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。他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,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。越国勾践乘机举兵伐吴,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。当时正值年关,天寒地冻,城内民众断食,饿殍遍野,国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难。
在此危难之际,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,便暗中拆城墙挖地,人们惊奇地发现,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。原来,这是伍子胥在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,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来的备荒粮。
陕西渭南美食“荞面饸饹”,是一种怎么样的美食?
荞面饸饹是流行于秦晋一带的传统美食,尤以西安蓝田、陕西渭南地区为甚。
将荞麦磨成面粉,加入适量豆粉、石灰,加水揉匀、饧好,分成面剂子,放入饸络床臼,运用杠杆原理,挤压成圆面条形状,在锅中煮熟或蒸熟,即为荞面饸饹。通常吃法有三种:
1.凉拌饸络。给蒸熟、放凉的饸络刷上熟植物油,分成条绺备用。盛一绺饸络(可加入少量黄瓜丝),调入食盐、味精、芥末、香油、油泼辣子、香醋等,搅拌均匀即可食用。适合炎热的季节。
2.羊血㴘饸络。碗中放入羊血条、葱花、香菜、猪油(羊油、牛油)等;大锅熬骨汤,加入食盐、生姜、大料包、辣椒等;水滚时,用笊篱盛一绺饸络,在滚汤中反复浸烫,热透后盛入碗中,再加入适量汤水,调入油泼辣子,搅匀即可食用。适合于寒冷的冬季。
3.臊子饸络。如臊子面一般,肥瘦猪(羊)肉、冬瓜、豆腐、胡萝卜、黄花、木耳等切丁,燷炒至半熟,加水烧开,撒入韭菜段;饸络煮熟,浇入臊子,调入食盐、油泼辣子、香醋等,搅匀食用。四季皆宜。
荞面饸饹,是以荞麦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美食,同时也是陕西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,尤以渭南生产的受欢迎!
制饸饹时,把和好的荞面团搓成圆条放入圆洞内,按动木棍用圆木桩挤压,面从铁片的小孔中被挤出,直接落入滚水锅内,煮熟后,就变成细长光滑的饸饹面。
荞面饸饹面在夏季的时候一般是凉吃,加入调料即可吃,是消暑好东西;在冬天,多是热吃,用热骨头汤浇热,加入辅料即可!
第一次听说荞面饸饹,是读陕北作家贾平凹的***《怀念狼》:
饸饹是一种流行于西北、特别是陕北地区的面食。饸饹,古代称为“河漏”,用一种特制的饸饹床子,将荞麦面压成细细长长的圆状条面,捞入碗里,再泼入多 味调料的羊肉汤,称为“荞面饸饹”,也叫“羊肉餄餎”。在陕北,民间有“荞面饸饹羊腥汤,死死活活相跟上”的俗话。
制作荞面饸饹的主要材料就是荞面。将荞面倒入盆里,用水调拌均匀,掺入碱粉,慢慢揉捏;之后将饸饹床放于开水锅上,揪一块面,填入饸饹床眼里,用手按住饸饹床把,用力将面压出成条。这样的话,荞面饸饹就一块一块地掉入开水锅里,然后煮熟捞出,盛在羊肉汤碗里。
荞面饸饹的口感十分筋道,吃进嘴里十分爽口,但是吃荞面饸饹要适量,因为不易消化。
你吃过荞面饸饹吗?你觉得荞面饸饹好吃吗?
抛开它的历史,感觉像快食面,只是口感上它比快食面更筋道,更有嚼头些,最突出的是它的吃法,风味独特,煮熟后捞出,淋上羊骨汤,一匙子芝麻酱,一点点蒜汁、韭花、辣椒油、胡椒粉、芥末、一点点香菜,搅拌一下,酱香、蒜香、油香、菜香一股脑出来了,用鼻子一闻,就是一种享受,一口下去,辣的你……赶紧用你的小手给你咧大的小嘴扇扇风,一股子辣劲直冲你的脑门,或许你会捶桌顿足,一个字“爽”!
饸饹,古称“河漏”,因多用荞麦面制成,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。荞面饸饹是陕西省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,曾被誉为北方面食三绝之一。据有人考证说此食物在元代已经有了,根据是元人王桢著的《农书•荞麦》节中有“北方山后,诸郡多种,磨而为面或作汤饼,渭之河漏”。“河漏”、“饸饹”,两者在读音上无论按普通话还是陕西腔都很相近,也许后者是前者的转音吧。荞麦饸饹历史悠久,久负盛名,西安城墙内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地方名叫教场门,顾名思义大概是当年八旗兵、绿营兵操演武功的地方。“门”没有看到过,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“教场门”三个字出现在西安人的口中,常常是后面还挂着另两个字“饸饹”。
荞面饸饹可以两吃,一种是吃热的,另一种是吃凉的。 一般是夏季凉吃,调入精盐、香醋、芥末、蒜汁、芝麻酱和红油辣子,有时师傅芥末下得狠了一些,一筷子入口,不由浑身一颤,好象七窍六神都通了。冬季多是热吃,在饸饹碗里浇上臊子和热骨头汤,再撒入胡椒粉、香菜、蒜苗丝,吃起来汤鲜面筋,通体舒畅。荞面饸饹特点是色黄条细,筋韧爽滑,挑起来不断条,清香利口。将精制荞麦粉用温水和成面团,取适量的面团放入饸饹床内压入开水锅中,煮熟后捞入温水盆中,食用时加入肉汤、素汤、杂酱等汤料拌食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