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哪些有名的食物源于贫穷的记忆?
糍粑应该算得上一种吧。
记得很小的时候,壹周君住在乡下奶奶家。那年代零食这种事物,是很珍贵的。基本上,除非逢年过节,或者家里有什么喜事,一般都不会轻易给小孩子买吃的。但小孩子嘛,都有馋的天性,尤其是冬天,天气寒冷饿得也快,闲暇时候,总想有点什么吃吃。壹周君的奶奶,最常做的就是一道烤糍粑。
那时在乡村,糍粑都是手打的。不比如今超市工工整整用真空包装袋封好的妖艳***,故乡的糍粑,都是热腾腾打出来后,用一缸凉井水浸着。
壹周君的奶奶从里面拿出一块,放在小炭炉上,不断翻动,烤制过程中的糍粑咕***冒着泡泡,米香弥漫在整间屋子。搬着小凳等糍粑烤好的过程,好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。
等到久违的一声“好了”,火急火燎地接过来,烫到吱吱叫,都要赶着咬上一口,好像只有这样,冬天的魂才回了过来。
偶尔透过窗户一看,还能见到有人正热火朝天地打糍粑。那滋味,真是美极了。
打糍粑最吸引人的,除去手工做出的食物本身外,更重要的是完成这件事过程中的气氛。这是一个需要多人配合的工作,常常都是几家人凑在一起打,男女老少,笑语喧哗。光看着这个场景,就有了过年的喜庆气氛。
等到糍粑打好,男人们大汗淋漓,主人也早备好了丰盛的酒菜。寒冬腊月,在糯米的清香和热气中,一桌人围炉而坐谈笑风生,好不快活。可惜的是随着离开村庄的人越来越多,如今到腊月要凑齐一轮打糍粑的人,都非易事。
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太广泛了,地区不同对于小时候家里穷吃的东西也不一样,所以每个人的答案也不会一样,就说我吧小时候就吃不上白面馒头,只有过年才有白面馒头吃,也就八几年吧,那时候要饭的很多,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蒸些玉米面的窝头给那些过年来要饭吃的,那时候的要饭的是真正的要饭的,不是现在的这些骗子,那时候过年出来要饭的是真的没有吃的人才会出来要饭,能有点吃的过年都不会去要饭的,所以我记忆中源于贫穷的食物就是玉米面的窝窝头,现在市场上卖的和过去的窝头是不一样的,比要拿现在的和过去的比,没法对比的。
保命!在我儿时的记忆里,一把野菜一捧树叶一块树皮,都可救人一命。
天不知地不知,为什么日子过到了没有下锅的米,翻花开的水里煮了野菜、树叶、树皮,慢火熬到有些粘稠便忙止熄了。一碗一碗,扶持奶奶爷爷喝下,还有爸、妈,等一家人撂下饭碗,剩下个锅底,贤良的孙媳妇这才细嚼慢咽地喝个净……
再后来连野菜也剜净了、树皮***了,一锅白开水放点儿盐,喝,也算填了肚皮充了饥……
村里有人躺下了,再也起不了身了。五服内的大肚子三爷先去了,还没谁顾得来埋呢,三奶奶也断气了,老两口脸对脸的就那么默默地躺了好多天,入土的时候只剩下一把老骨头,飘飘轻。
那时段如果有野菜吃有树皮啃,保不齐老两口子还能活它十年八载哩。
野菜、树皮,保人命啊!
第一,早饭:棒子面粥;午饭:纯玉米面窝头+水疙瘩咸菜,玉米面粥;晚饭:清水熬白菜,窝头(北方地区)
第二,早饭:玉米面粥;午饭:臭豆腐+玉米面发糕+虾米皮汤;晚饭:清水熬***+玉米面发糕(北方地区)
印象最深的是武大郎的烧饼,前两年还看到有人打武大郎烧饼的招牌,买了一个吃,味道确实还可以。
烧饼传承至今应该有几百年了吧,虽然不知道那时候烧饼是什么味道,可也是赶时间生意人的最佳选择。听奶奶说,爷爷去连州挑盐,总要拿一大袋自做饼干给爷爷带到路上去吃,一担盐挑到家里整整要走半个月,上七下八,由家里走到卖盐的地方要走七天,回来时路上要休息要走八天,那个时候家里不缺盐的人家就是大户人家。
到我们这一代生在新社会的人,虽然不知道那个时期的生活如何,但总归有了自己的田地,不用寄人离下,过做长工打短工的日子。到了爸爸俩兄弟生下我们兄弟姊妹后,家里房子不够住,奶奶常唠叨爷爷不多建几间房子,我家在本湾也是唯一一个有金字朵的青砖瓦房,房子还是十年前周围的泥砖房无人居住倒了才拆的,听说走日本那年一颗炮弹打在金字朵上炸塌了,后来才修好的。唉,贫穷限制了想象,一字一句一饼一馍,勾起了童年的回忆。